时间:2022-08-20 22:20:44 | 浏览:15194
6月初,英国《每日电讯报》等一些外媒在论及上海的“重启”时,普遍给出了一个共性的判断:上海的举动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特别可能使欧美一大波此前被压抑的需求得以释放。
这一关切实际上指向一个长期被外部广泛讨论的话题:上海,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换句话说,上海可以体现怎样的“世界影响力”?
就目前已知的一些客观指标,我们也可以部分回答这些问题。过去5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台阶,经济体量毫无疑问可与纽约、东京、洛杉矶、伦敦等全球顶级城市比肩。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一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到去年已经达到4703.3万标准箱。
而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的答案。
经济总量“进位”
党代会报告中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之一是:“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显著提升。
这里的能级,关乎一些硬性的标准,也脱不开人的感官印象。这个能级不是自己喊出来的,更多要获得外部世界的认可。
谈能级,首先不能不说体量。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规模,在全球竞争中就很难体现影响力和竞争力。根据党代会报告,未来五年,上海仍将追求“经济总量在全球顶级城市中持续进位”。
但在城市发展空间接近饱和,人口、土地资源外延拓展空间双双迫近极限的当下,这种“进位”该怎么实现?
去年,上海市金山区一共开工了50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661亿元。这其中有18个项目属于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1400亩土地重获新生。
松江一片闲置厂房,5年前滚动开发成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此后重点引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相关科创项目,园区亩均税收如今已达200万元。
这些更高产出效能的经济活动,得以让上海在国内外的工业增长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引出了上海在全球竞争中总量“进位”的关键密码:经济密度、科创强度、人才活跃度。
此次党代会报告中就特别强调,不仅要“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突破”;还要“‘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大幅跃升,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
显然,“科技”相关指标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已经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认可。
全球规则引领
一份研究表明,因为对华贸易,美国消费品价格从2004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下降0.19个百分点。
这被认为是过去几十年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良性结果,亦可看作是一个经济体在发展中逐步取得话语权和定价权的典型例证。
一座城市的“世界影响力”,终极评价标准无外乎也是围绕她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展开的。
多年来,上海围绕“五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着力促进全球资金流、贸易流、货物流、技术流、人才流等各类资源向上海集聚、经上海周转、自上海扩散,资源链接能力逐步提升,资源对外辐射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强。
2020年,上海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评价(GaWC数据库)排名中升至全球第五,进入具有较高集聚和服务能力的国际城市“第一方阵”。
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推动上海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使更多的‘上海指数’‘上海价格’成为世界市场的晴雨表、更多的‘上海标准’‘上海方案’成为国际规则制定的参照系、更多的‘上海创新’‘上海品牌’成为享誉全球的金名片”,从而实实在在增强我们全球要素资源配置的话语权。
今天,伴随全球价值链重构,大国博弈升级,“上海实践”必须跨前一步,在西方世界主导的框架体系之外,逐步创新建立具有引领性、且为世所公认的“游戏规则”,才能真正形成世界级的影响。
国际形象“自塑”
不过,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不光都是“硬碰硬”的。老百姓通常能够感知到的、甚至憧憬向往的一些城市气质、品格,往往要归类于那些难以用指标量化的“软实力”。
“软实力”不仅是城市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多数情况下,甚至较“硬指标”影响更为深远。
去年的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下一届奥运会主办方巴黎带来的惊艳“8分钟”令全世界不少观众印象深刻:
咖啡店静静藏在街头巷尾,博物馆成为随处可见的“文化公地”,光是这两样文化符号就构成了巴黎的市民社会生活,讲活了巴黎故事。
如果将视线拉回上海,我们会发现这座城市“柔软的力量”,也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特色鲜明的大都会:
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将最后一块“大衣料”留给了一座美术馆;45公里黄浦江沿岸空间和42公里苏州河滨水岸线次第开放;还有发达的首发、首秀、首店经济,丰富的文化特性,开放的营商环境以及人人享有均衡和平等公共服务背后的城市综合善治……
依托这样的城市魅力,实现“城市软实力国际影响显著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全面提升”,不仅是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更会成为提高全球叙事能力,“自塑”国际形象的重要“中国实践”,“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生动典范。”
此外,有专家也指出,软实力和硬实力能够相互赋能、相互触发、相互牵引,通过软实力进行调优、适配,可以冲破硬实力的发展瓶颈,也将助推上海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曹飞
来源:作者:杜晨薇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自中秋以来,十一期间飞往上海的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逐日增长, 9月27日当日预订量是两周前的7倍。截至9月27日,十一期间飞往上海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600元,较2021年下降27%。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昆明、北京、西
【世界睡眠日 一组图告诉你如何拥有好睡眠】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3月21日迎来了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中国主题是:“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睡眠可以恢复精神、解除疲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你的睡
2021年3月19日(3月的第3个星期五)是世界睡眠协会(World Sleep Society,WSS)发起的第14个“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今年的主题为“规律睡眠,健康未来”。据《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1.确定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2.如果你有小睡习惯,白天的睡眠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3.睡前4小时避免过量饮酒,不要吸烟。4.睡前6小时避免咖啡因。这包括咖啡、茶叶和各种苏打水,还有巧克力。5.睡前吃点小吃是可以接受的,睡前4小时避免吃重口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张依琳)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曾有睡眠困扰,入睡困难成头号问题。睡不着睡不好是失眠吗?几点睡觉才算熬夜?月亮不睡我不睡,医院等
今天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优质睡眠,开心益智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怎样才能睡个好觉?来听听专家的建议↓↓↓睡眠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高都有关,还有越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22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Quality Sleep, Sound Mind, Happy World”,中国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世界睡眠日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的高度重视,提
新华网福州3月21日电(陈醉)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睡眠占据了我们一生将近1/3的时间,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高质量睡眠,能让人体能及时得到有效休息,从而使精力、体力都顺利得以恢复,保持身心状态良好。怎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你的睡眠达标了吗?你是否特别容易发困?“晚上不睡,白天崩溃”你是否常常对着天花板“数羊”或是捧着手机看剧到天亮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